奥数网 奥数福州站 > 小升初 > 小升初经验 > 正文

小升初:孩子心理过渡期的分析和引导

来源:福州奥数网整理 2011-10-19 15:45:32

家长们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刚跨入初中大门的孩子跟小学阶段相比,心理波动大,情绪不稳定,要么极度自信,要么沮丧不堪,极容易盲目自信与自卑。这是因为刚进初中,孩子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

  一、初一孩子的心理状态分析

  1、盲目的自信与自卑

  家长们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刚跨入初中大门的孩子跟小学阶段相比,心理波动大,情绪不稳定,要么极度自信,要么沮丧不堪,极容易盲目自信与自卑。这是因为刚进初中,孩子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班上同学的学习层次也良莠不齐,尖子生与基础一般和基础差的孩子差距较为悬殊。尖子生一入中学信心十足,意气风发,尤其是当今许多学校按孩子的学习基础,分层次编班,层次好的班级的孩子,个个感觉良好,但一经挫折(如当不上班干部、测验成绩不如人意等),便立刻心灰意冷,找不到感觉,不知如何应付,或者埋怨老师。基础一般和基础差的孩子,一般自卑感和心理压力都较大。但不管自信或自卑都对新的学习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有展现自我的欲望。这也是我们家长要把握的教育契机。

  2、矛盾的思维方式

  初一阶段的孩子在小学养成的认知习惯仍然影响着他们接受新事物,他们常常用怀疑的目光看老师,或者勇敢的对老师说:“我们小学老师这样说的……”,在这一思想的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又迅速发展,开始远离老师和家长。他们有了心理话更愿意对同伴讲。对家长和小学老师形成的绝对服从和依赖与升入中学萌发的自我意识并存,这是他们思维上的主要矛盾。

  3、陌生的师生、同学关系

  家长可能会注意到初一阶段的孩子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下课了,他总爱找自己的小学同学在一起玩,从而形成了自发的小团体。星期天,他还常常约小学的同学一起看望老师;以此来重温过去的师爱,表达对小学的眷恋。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小学与中学的管理方式不同。在小学,老师少,但总跟班,且管得细,孩子对老师有依赖感;而到了中学,老师增多,但班主任也不是总能看得到,孩子找不到依靠,总觉得老师离自己很远。其次,小学时间很长,在此之前,孩子少有改变环境的经历,自然依恋着旧时的群体。新的师生、同学关系不会自然形成,要依靠家长老师的引导才得以实现。

  4、不适的多门学科

  初一孩子由小学的两门主科,一下猛增到中学的七门主科;孩子容易产生手忙脚乱之感,失去协调与控制能力,甚至失去自信。有的孩子说,初一的学习最紧张,就是指由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它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要顺利渡过这个时期,缩短这个过程还需要家长和老师从心理和学法上给予及时的指导。

  二、初一孩子的心理过渡期的引导

  1、对孩子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首先,这阶段的孩子正逐步走向独立,希望个体的行为和努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这一时期也是孩子责任心培养的重要时期。要加深孩子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理解,让孩子明确自己与集体的利害关系,自己是班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己的行为直接关系的班级的荣誉,应该以大集体的利益为重;反过来孩子所在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具备战斗力的话又会使每个孩子受益,从而激发孩子的责任感,增强自己在集体中的主人翁意识。

  其次,要培养孩子团结友爱的精神,孩子将要在一个大集体中与同学一起生活三年,同时同学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进步。家长应该教导孩子: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共同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同时告诉孩子,新的学习生活,新的起点,你与所有同学一样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让孩子放下过去的包袱,也放下过去的殊荣,开始另一段精彩的人生。家长这样做的目的是:(l)新的集体生活开始了,孩子感觉具体、形象、具有十心灵的震动作用。(2)使自卑的孩子放下包袱,使自信的孩子做好心理准备,都暗自下决心,要努力!

百科词条:小升初 孩子心理

我要投稿